环境保护(2019)

课程名称
  • 环境微生物学(上)
  • 环境微生物学(下)
  •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
  • 固体废物管理
  • 节能减排的政策内涵
  • 中国多环方烃的排放、迁移与呼吸暴露风险
  •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、环境与气候变化约束
  • 生物膜法


教师简介

        郑平,现任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主任,环境生态工程研究所所长,中国沼气学会常务理事,中国微生物学会环境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,浙江省水平台理事会副理事长,《环境污染与防治》和《工业用水与废水》编委。工作研究领域主要研究领域:环境微生物与废水生物处理主要研究内容:(1)有机废水生物处理理论与技术,着重于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理论与技术;(2)废水生物脱氮理论与技术,着重于短程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理论与技术;(3)废水生物除磷理论与技术,着重于细菌过量摄磷和磷酸盐生物还原理论与技术;(4)废水生物脱硫理论与技术,着重于生物硫化与生物硫酸盐还原理论与技术。
        钱易,中国工程院院士,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。
        邵立明,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、博导。研究方向:生活垃圾生态填埋集成技术;有机废物生物处理和资源利用技术;工业与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;城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;固体废物中持久性污染物的化学与生物表征;城市或区域固体废物管理规划。
潘家华,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,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,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,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。
        陶澍,中国科学院院士,当代学者,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,环境地理学家。现任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、国际环境毒理与化学学会亚太分会主席、ES&T顾问编委、IEAM副主编及EP、JEGH等国际刊物编委。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。
李双成,现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,教授、博导。中国地理学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、《地理研究》编委、《资源科学》编委。研究方向:地理学综合研究;区域生态安全与风险评价;地理学软计算;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的生态效应及政策分析;资源管理与区域开发。
        祁佩时,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污水自然处理委员会秘书长。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研究方向:1.厌氧微生物的中间代谢产物,厌氧过程优化控制研究,高效、稳定的新型厌氧反应器的研制与开发;2.高效、节能、稳定的复合生物处理技术研究,一体化复合生物反应器的研制与开发;3.高效、短停留时间稳定塘处理污水与水资源利用、生物资源利用系统研究;4.广谱、多功能人工于自然湿地污水处理、再利用系统研究;5.污水多元深度净化技术与高效深度净化技术集成研究;6.膜技术、污泥减量技术、水回用综合技术、资源回收工艺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