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利工程(2022)

水文学原理
下渗
产流机制
流域产流量计算
洪水
流域汇流


        水文学是地球物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。研究存在于大气层中、地球表面和地壳内部各种形态水在水量和水质上的运动、变化、分布,以及与环境及人类活动之间相互的联系和作用。是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、存在、分布、循环、运动等变化规律,以及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。
        雨水降落在土壤表面上,在分子力、毛管力和重力作用下,进入土壤孔隙,被土壤吸收,补充土层缺乏的水分,这种过程叫下渗。下渗的水,首先满足土壤最大持水量,多余的水,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土壤孔隙向下运动,最后达到潜水面,补给地下水,这种现象叫下渗或渗透。
        产流是R.E.霍顿在1933年提出,当降雨强度超过土壤的下渗强度时,超过部分形成地面径流。当土壤湿度已达到田间持水量,土中自由水将稳定进入地下水库,形成地下径流。在降雨过程中,流域上产生径流的区域称为产流区,其面积称产流面积;流域产流面积随降雨过程而变化,这是流域产流的一个重要特点。流域产流量能够通过所布设的水文气象站网定量观测,我国水文学者正是从这一实际出发,,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就提出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两种流域产流方式。
流域产流计算方法主要有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两种。
        河流、海洋、湖泊等水体上涨超过一定水位,威胁有关地区的安全,甚至造成灾害的水流。又称大水。
水文学是地球物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。研究存在于大气层中、地球表面和地壳内部各种形态水在水量和水质上的运动、变化、分布,以及与环境及人类活动之间相互的联系和作用。是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、存在、分布、循环、运动等变化规律,以及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。


        芮孝芳,现任河海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专业委员会委员,南京水利学会副理事长,《水电能源科学》、《水文》等学术期刊编委,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。长期从事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。在40年的教学生涯中,为本科生,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先后开设过《水文分析与计算》、《工程水文学》、《水文预报》、《径流形成原理》、《水文学原理》、《汇流理论与计算方法》、《地下水流原理》、《产汇流理论》、《地貌水文学》等课程。主要研究方向为产汇流理论与流域动力水文模拟、数字流域及地貌水文学、水文预报、防洪规划、水资源评价、环境水利等。